老幼堪伤

出自元代白朴的《朝中措 题阙》,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yòu kān s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田家秋熟办千仓。
造物恨难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满地暝蝗。
委填沟壑,流离道路,老幼堪伤
安得长安毒手,变教四海金穰。
()
造物恨,可惜,禾黍,满地,沟壑,道路,老幼,安得,毒手,四海

《朝中措 题阙》是元代诗人白朴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田家秋熟办千仓。
造物恨难量。
可惜一川禾黍,
不禁满地暝蝗。
委填沟壑,
流离道路,
老幼堪伤。
安得长安毒手,
变教四海金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但同时也暗示了灾难的降临和社会的不公。

诗的开篇以"田家秋熟办千仓"来形容农家的丰收,暗示着丰富的粮食储备。然而,接下来的一句"造物恨难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感叹,说明人类力量有限,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接下来的两句"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满地暝蝗"描述了一场灾难性的蝗灾。一片丰收的禾黍被蝗虫所侵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这里的"暝蝗"意味着蝗虫密布的景象,暗示了蝗灾的严重程度。

接下来的两句"委填沟壑,流离道路,老幼堪伤"描绘了蝗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蝗虫的破坏不仅仅局限于田地,还波及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人们被迫逃离家园,老幼无法幸免,大家都遭受了伤害和困苦。

最后两句"安得长安毒手,变教四海金穰"表达了作者对权力者的呼唤和期望。长安是当时的都城,"毒手"意味着有能力和手段来解决蝗灾。作者希望国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长安的力量扩散到四方,使整个国家都能丰收。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丰收和蝗灾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社会不公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采取措施来解决困扰人民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朴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