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方自表

出自宋代曾几的《萤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fēng fāng zì bi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
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
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
风方,无理,荣枯

《萤火》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
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
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主题,通过描绘萤火虫的特点和行为,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的第一句“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意味着萤火虫忘却了自身的有限寿命,渴望追逐光辉。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渴望超越自身的局限。

接下来的两句“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描述了萤火虫在黑暗中的闪烁,使得烛光与书帷之间更显得宁静,且增添了星空的稀有之美。这里可以看到萤火虫的微小存在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安宁。

第四句“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表达了萤火虫在风中摇曳的样子,使得它们的微光变得更加微弱。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景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一句“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传达了一种哲理:万物都会经历变化、消亡和重生。无论是萤火虫还是人类,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最终统一归于尘土。

这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