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修严祀

出自唐代魏征的《享太庙乐章·雍和》,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xiū yán s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四县载陈,三献斯止。
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
献斯止,笾豆

《享太庙乐章·雍和》是唐代魏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庄严的太庙里,郑重地举行祭祀仪式。
四个县的人们奉献了贡品,三次祭祀才结束。
祭品摆放整齐,人们虔诚地祭祀。
神灵慈悲,赐予祖宗无尽的荣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在太庙举行庄严祭祀的场景。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展示尊严和威仪的场所。诗中提到四个县的人们携带贡品来参与祭祀,经过三次的祭祀才算结束。他们恭敬地摆放祭品,虔诚地祈祷。诗人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相信神灵会赐予祖先无尽的荣耀和福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太庙祭祀仪式的庄严和肃穆氛围,展现了唐代社会对祖先崇拜的态度。诗人通过描写祭祀的细节,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重之情。诗中的“四县”和“三献”指的是祭祀过程中所涉及的县城和献祭次数,凸显了祭祀的隆重和庄重。诗人还强调了祭祀的仪式性,如“笾豆撤荐”和“人祗介祉”,突出了祭祀活动的整齐和虔诚。最后一句“神惟格思,锡祚不已”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祖先福祉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句和具体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中,展现了唐代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神灵的虔诚。它既是对古代祭祀仪式的记录,也透露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语言流畅,意境庄重,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笔触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魏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