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宜数数

出自宋代冯时行的《游峨眉十一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èng yóu yí shǔ sh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开。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
薄宦,非初,宿期,老境,诛茅,细路

《游峨眉十一首》是宋代诗人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开。
山好无时见,云閒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译文:
身世微薄非初心,隐居幽谷有早定之期。
胜地游览宜频数,老年境遇已逐渐衰退。
峨眉山美好却不常见,自由自在的云一路相随。
消除俗务或许尚需时日,但遇到心灵有知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冯时行的隐居情怀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他在宦海中历经种种苦难和挫折,心中一直怀有隐居的初衷。他希望能频繁地游览胜地,但年老的境遇却已开始衰退。峨眉山虽然美丽,但很少有机会亲眼目睹,只能随着自由自在的云朵漫游。作者认为摆脱尘世的琐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他相信在这个细微的道路上会遇到知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憧憬。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薄宦与幽栖、胜游与老境进行对照,突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年老境遇的反思。峨眉山和自由自在的云则象征了自然的美好和自由自在的心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摆脱尘世束缚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知己的期待。

这首诗词简洁明快,用字质朴,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意更具深度和广度。整首诗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心境,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