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光动迟迟日

出自宋代董颖的《贺曾修撰帅江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qí guāng dòng chí chí r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

《贺曾修撰帅江陵》是宋代著名诗人董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化蜀归来欲醉吟,
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
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
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
蚤晚论思从紫辰。

中文译文:
从蜀地归来,我想畅饮并吟咏,
君王再次兴起,为福浸润淮民。
旗帜在迟迟的阳光下闪烁,
鼓角声传播着蓬勃的春意。
风采出众的使者在十州安抚,
执掌刑典的智者治理四海。
屯田是小试,营造平安的策略,
早晚都在讨论着致力于国家的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令人振奋和欢乐的场景,诗人董颖以庆贺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诗的背景是宋朝时期,蜀地指的是蜀地归于宋朝的归附,诗人由此得以归来。他渴望畅饮并吟咏,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豪情壮志。

诗中提到君王再次兴起,为福浸润淮民,表达了君王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福祉。旗帜在迟迟的阳光下闪烁,鼓角声传播着春意盎然的氛围,这些景象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诗人还描述了风采出众的使者在十州安抚,典刑智者治理四海。这表明国家有着英明的政策和治理者,他们致力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秩序。

最后两句诗提到屯田和营造平安的策略,早晚都在讨论着致力于国家的思考。这表明国家在军事、农业和政治等方面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欢庆和赞美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和繁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君王的推崇。通过对国家事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治理成就,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发达的期望和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