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裹粗纩

出自宋代马廷鸾的《和洁堂见寿十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gǔ guǒ cū kuà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大冬严寒至,病骨裹粗纩
羸然祝鸡翁,不识山中相。
()
严寒,病骨,不识

《和洁堂见寿十章》是宋代马廷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冬严寒至,
病骨裹粗纩。
羸然祝鸡翁,
不识山中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严寒的冬天,描写了作者身患疾病时的困境和寂寥。诗中的"洁堂"指的是洁净的房间,"寿十章"则表示诗中的内容共有十章。诗人在严寒的冬天,身体病弱,只能裹着厚重的粗布,感到非常虚弱。他默默地祝福着居住在山中的鸡鸣,感叹自己无法亲身体验山中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通过描绘冬天的严寒和疾病的折磨,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的感受。诗中的"祝鸡翁"是一种寓言手法,诗人通过祝福鸡鸣,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冷清萧索的感觉,诗人在自己的孤寂和困苦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展现了内心的哀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向往。虽然身处逆境,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抒发。整首诗词虽然短小,却富有深意,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也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廷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