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多汙隆

出自宋代吕同老的《九锁山十咏·鸣凤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dào duō wū ló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
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夸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汙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

《九锁山十咏·鸣凤洞》是宋代吕同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绵的山峰路弯弯曲曲,幽深的洞穴触及苍穹。
石门上松树和蔓藤丛生,身姿佝偻的人们匆匆走过。
清凉的古泉水流泠泠,环佩声丁丁回响东方。
传说吴越王年少时曾翱翔于此地,威风凤舞在洞穴间。
后来山中的人们夸耀着辉煌盛事,但我怀疑这是否是王者的祥瑞,而非豪强的预兆。
时光变幻,沧海桑田,世道沉沦而多污浊繁荣。
何时才能鸣响朝阳,我远远问候山上的桐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九锁山的景色和鸣凤洞的传说。山峰连绵起伏,洞穴幽深高耸,洞中的泉水清凉怡人。诗人提到了吴越王年少时在鸣凤洞翱翔的传说,表达了对古代王者的景仰和崇拜之情。然而,诗人对后来的山中人夸大事迹的行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豪强所夸耀的盛事不一定是真正的王者之瑞,而可能只是一时的荣光。最后,诗人希望能够看到朝阳的光芒鸣响,向山上的桐树问候,借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传说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王者的景仰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形象描绘,如连峰的曲折、幽深的洞穴、松树和蔓藤的丛生,给人以山水交融、幽静神秘的感觉。另外,清泉的流淌和环佩的声音,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通过提及吴越王在鸣凤洞的传说,突出了古代王者的英勇和威严。然而,诗人在提到后来的山中人夸大事迹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怀疑和对权力的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王者应该是为人民谋福祉、引导社会向善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追逐个人的权力和利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社会的呼唤。希望朝阳的光芒能够鸣响,意味着希望社会能够迎来新的曙光和希望之时。向山上的桐树问候,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期望,希望自然能够给予人们启示和启迪。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传说故事,抒发了诗人对古代王者的景仰,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同时,诗词中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和权力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独特而生动的形象描绘、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内涵,给人以美感和启示,值得赏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吕同老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吕同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