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寄手谈

出自唐代薛戎的《游烂柯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yǔ jì shǒu tá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
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
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仙山习禅处,了知通李释。
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
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
()
寂历,岧峣,悠然,心目,无迹,津梁

《游烂柯山》中文译文:
登上岩石,已经宁静而漫长,绝顶更高耸。回响仿佛近在天边,窥视顶峰与世界遥远。心旷神怡,忧虑一时消失。圣人的行迹本无定处,留下此地示教育。攀爬险峻之处,知晓何去何从,名字会留下,但不永世流传。如今,成为佛教的寺庙,化度众生果难以衡量。两位仙人漫步而来,日月仅仅是移动。沉默无语传递讯息,无意引导砍柴人。感激得到一颗药丸,相互陪伴度过漫长岁月。仙山是修行禅悟之地,已经了解传统佛教思想。曾经在不同时代成为异类,如今相对长眠。这就是不二之门,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敬仰之意。

诗意和赏析:
《游烂柯山》以描写山寺环境为主线,通过峰巅的散步、观景等情境,表达出作者对山寺和佛教的宣扬和赞颂之情。诗歌中融入禅宗的修行与人生哲理,表达出对心灵的宁静和深远思考。通过对佛教的描述,显示出对佛教的崇敬与景仰,并结合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境界的思索和追问。整首诗语言简练、修辞精妙,通过描写山峰、佛教等元素,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又突出了诗人对佛教和山寺的认同和敬仰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戎

薛戎,字元夫,河中宝鼎人。少有学术,不求闻达,居于毗陵之阳羡山。年余四十,不易其操。江西观察使李衡辟为从事,使者三返方应。故相齐映代衡,又留署职,府罢归山。福建观察使柳冕表为从事,累月,转殿中侍御史。会泉州阙刺史,冕署戎权领州事。...

薛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