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堂前旧燕

出自元代谢应芳的《沁园春 寄张希尹,兼简刘小齐、张熙载(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táng qián jiù y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
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
秋风,书画船,锦囊,倾倒,灯花,归去,诗草,高悬,偶语,寻常,襟怀,别样,风流

《沁园春 寄张希尹,兼简刘小齐、张熙载(原)》是元代诗人谢应芳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
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
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
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
别样风流。

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
赋诗*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
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
江上盟鸥。

诗意:
这首诗以忆往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去年秋天送书画船经过杨柳洲的情景,描绘了倾倒锦囊、灯花共喜的欢乐场景,以及棹歌归去时留下的诗草。

诗人坐在高悬的床榻上,听到家童偶尔的闲言碎语,感叹这位客人的不寻常。诗人自诩襟怀宽广,与比子猷一起寻找别样的风流感受。

别来的一天仿佛过了三个秋天,他欣喜于花开时节,将胜过任何游玩。他渴望去寻找山水之间的美景,回到故乡春申,写下诗篇,分享美酒,与季子高丘共度时光。

诗人醉酒后戴上花簪,躺在草地上吟诵,不要嘲笑他疏狂而年迈的状态,他的激情仍然不减。当他回来时,他会看到旧时堂前的燕子,江上的盟鸥,这些都是他怀念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送书画船、灯花和棹歌等场景,展示了欢乐和美好的回忆。他表达了自己的宽广胸怀和对别样风流的向往。

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诗人希望寻找山水之美,回到故乡写诗、享受美酒。他的疏狂和激情表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态度,他不惧年岁的增长,仍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忆往和向往未来为主题,通过描绘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由的珍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展示出他独特的风格和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谢应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