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见月明三五

出自元代张之翰的《金缕曲 中秋不寐,枕上作以自遣》,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jiàn yuè míng sān w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未过松江去。
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举。
梦中似听嫦娥语。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
尝烂赏、通宵达曙。
可是今年情思懒,便临风、误却清新句。
聊援笔,为渠赋。
()
同盟,鸥鹭,留住,心期,容与,满载

《金缕曲 中秋不寐,枕上作以自遣》是元代张之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秋夜无法入眠,躺在枕上自我安慰。
未曾越过松江去,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经共度中秋心意坚定,再次乘船上江寻找容颜。
等待船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之中,正有河鱼作乱,令人痛苦不堪。
酒在尊中,却不愿举起。
梦中仿佛听到嫦娥的语言。
道人生百年,才过了一半,尚未到衰暮的时候。
北江南江行走欲遍,几次见到三五的月明。
曾经烂醉赏月,通宵达到黎明。
可是今年心思懒散,不经意间错过了清新的句子。
于是拿起笔,为那人写下赋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张之翰在枕上难以入眠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他曾与他人约定一起度过中秋,但因为一些原因,他被困在高沙地区,无法前行。诗中提到了淮歌楚舞,展现了船上的欢乐氛围,然而,诗人并没有料到桂花香雾之下的河鱼会带来困扰和痛苦。

诗人提到了自己年纪尚轻,只过了人生一半的时候,尚未到达衰老的阶段。他表达了对江北江南的向往,希望能够到处游历,欣赏到更多的月光之美。诗人曾经在中秋夜烂醉赏月,通宵达到黎明,但今年他的心思变得懒散,错过了一些清新的灵感。于是他拿起笔,为那个特别的人写下这首赋诗。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诗人在中秋夜的心境的描绘,展现了对远方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创作的决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之翰

(1243—1296)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张之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