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垂阴向黎庶

出自宋代张咏的《柳枝词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jí chuí yīn xiàng lí shù,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轻柔多称地多宜,才种纤桃又引枝。
不及垂阴向黎庶,春风一路送亡隋。
()
轻柔,多宜,不及,黎庶,春风,送亡

《柳枝词七首》是宋代诗人张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柳树的柔美与生命力,以及春风送别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枝词七首

轻柔多称地多宜,
才种纤桃又引枝。
不及垂阴向黎庶,
春风一路送亡隋。

中文译文:

柔美多称道,适宜多所生长,
纤弱的柳桃树又发出新的枝条。
无法与垂阴的大树相比,面向黎民,
春风一路送行,送别亡隋。

诗意和赏析:

《柳枝词七首》描绘了柳树的特点和春风送别的场景,通过对柳枝的描写,表达了柳树的柔美、生命力和适应性。首句"轻柔多称地多宜",表明柳树柔美的特质备受称赞,并能在各种地方茁壮成长。"才种纤桃又引枝"一句描述柳桃树的种子才华横溢,引发了新的枝条生长,显示了柳树的生命力和繁衍能力。

然而,诗中提到柳树与垂阴的大树相比,不及垂阴之树所能为人们提供的阴凉和庇护。"不及垂阴向黎庶"这句表达了柳树在功能上的局限性,暗示了柳树对于人们的作用相对较小。

最后两句"春风一路送亡隋"则描绘了春风送别的情景。春风代表着新的希望和离别的气息,它轻轻吹送着亡隋者,象征着人们离开、告别的旅程。这里的亡隋可能指的是隋朝末年的动荡和灭亡,诗人通过春风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离散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柔美的描绘和春风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力和适应力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和离散命运的反思。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给人一种柔美而深邃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张咏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张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