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闲坐念编民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湖西杂感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táng xián zuò niàn biān m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
草堂,闲坐,编民,礼让,不修,烧纸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草堂闲坐念编民,
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
唯知烧纸祭淫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考。诗人坐在草堂里,心里思念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他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虚幻的名利,追求浮华而不追求真实。他指出礼让和修身的道德价值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最后一句提到了烧纸祭祀淫神,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私欲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以自己坐在草堂中静思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普通百姓的思念和关怀。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过于注重虚荣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真实和内在的价值。他对于礼让和修身的道德观念感到遗憾,认为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最后一句提到的烧纸祭祀淫神,是对于人们过度追求私欲和物质欲望的讽刺。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明了的表达方式,呈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行为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了他对于道德和精神层面价值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