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元龙双鬓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再和》,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kě xī yuán lóng shuāng bì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湖海峥嵘老气,风云惨淡高情。
可惜元龙双鬓,江南江北诗声。
()
湖海,峥嵘,老气,风云,惨淡,可惜,双鬓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作者项安世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海峥嵘老气,
风云惨淡高情。
可惜元龙双鬓,
江南江北诗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海和风云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悲壮、淡然而高尚的情感。然后,诗人对于元龙(指宋理宗赵昀)的衰老之感以及江南和江北地区诗坛的繁荣表示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的开头两句“湖海峥嵘老气,风云惨淡高情”描绘了湖海的壮阔和风云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其中,“湖海峥嵘老气”意味着湖海的辽阔浩渺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古老而有力量感。而“风云惨淡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云变幻的失望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接着,诗人用“可惜”一词引入了对元龙的双鬓(指头发)衰老的感叹。这里元龙指的是宋理宗赵昀,他是宋朝的一位皇帝。诗人通过元龙的双鬓衰老来象征时光荏苒,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岁月无情的思考。

最后两句“江南江北诗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和江北地区诗坛繁荣的遗憾之情。这里的“江南江北”是指南方和北方,而“诗声”指的是诗歌创作的声音和气氛。诗人认为,虽然江南和江北地区的诗人们在创作上有着广泛的声望,但他们的声音和影响力却未能在整个国家范围内传播开来,这也使诗人感到惋惜和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光阴流转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文化繁荣的向往和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