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面谁复窥

出自宋代张镃的《杂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 miàn shuí fù kuī,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仪。
拳拳三顾频,未敢臣其师。
至福价婆娑,尘面谁复窥
有人果善酬,何苦不售为。
木牛流马机,小智那足奇。
甄别兰与艾,忠诚真弗欺。
功大天实吝,滞迹乌能知。
臣主施报恩,足为万世规。
()
古始,拳拳,三顾,婆娑,尘面

这首诗词《杂兴》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陛分古始,
高卑定常仪。
拳拳三顾频,
未敢臣其师。
至福价婆娑,
尘面谁复窥。
有人果善酬,
何苦不售为。
木牛流马机,
小智那足奇。
甄别兰与艾,
忠诚真弗欺。
功大天实吝,
滞迹乌能知。
臣主施报恩,
足为万世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君臣关系以及忠诚和报恩的思想。诗中描述了堂陛(指君主的宝座)上分配古代礼仪的起源,以及君臣之间的高低尊卑的规定。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恭敬地三次拜访了师长,但还没有敢称臣。他意识到至高无上的幸福是无法被尘世间的人所理解的。然而,有人确实懂得酬谢善意,为什么不将自己的才能出售呢?诗人通过描绘木牛流马(古代一种木制的机械牛和马,用于农田耕作),抨击那些只有表面聪明但没有真正智慧的人。他强调了区分善恶的重要性,忠诚与真诚是无法欺骗的。然而,天命将伟大的功绩奖励得不够慷慨,人们很难理解那些一生奉献却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最后,诗人提出了臣子应当报答君主的恩情,这是一个永恒的准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君臣关系和忠诚报恩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伦理和人性的一些见解。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字精练,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他对君臣关系的描绘展示了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对权力和地位的敬畏。通过对木牛流马的比喻,作者指出了表面聪明与真正智慧之间的差别,强调了忠诚和诚实的价值。最后,诗人呼吁臣子应该感恩报答君主的恩情,将这种价值观延续至万世。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伦理和人性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忠诚和报恩的理解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