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匡时算

出自宋代敖陶孙的《秋日杂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wú kuāng shí suà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沾衣涕从横。
()
黄尘,无路,不得,书生,夜夜,天文,悲歌,从横

《秋日杂兴》是宋代敖陶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阵云起西北,
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
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
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
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
沾衣涕从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西北方阵云翻滚,中原地区黄尘飞扬。作者认为,这不是没有人能预测的事情。即使是普通的书生也要不断地占卜天文,以求得出正确的预测。诗人拿出匣中的剑,仿佛它也能预测时局的变化,深夜时分,剑会发出哑然的鸣响。最后,诗人自己也感到悲伤,唱出悲歌,泪水满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认为,预测时局的变化并不是天文学家或智者的专利,即使是普通的书生也可以通过占卜来得出正确的预测。这种看法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普及教育程度和文化氛围。此外,作者还使用了“匣剑似识时”这一比喻,将剑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局变幻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诗人自己也感到悲伤,唱出悲歌,象征着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