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削严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qiū bǐ xuē yá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凤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赖有载道经,神功补元宰。
删诗挽风变,系易忧世骇。
春秋笔削严,西秦书乃采。
微义将警周,逆悲大运改。
悠悠千古心,后死文乃在。
()
载道经,神功,忧世骇,春秋,微义,大运,悠悠,千古

这首诗词是宋代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凤凰之德已经衰落,宣尼(指孔子)欲出海漂泊。

赖有载道经,神功补元宰。
幸亏有《周易》这本经典,神功可以补充天命的宰辅。

删诗挽风变,系易忧世骇。
删去一些诗篇以挽回风云的变幻,系于《易经》以消除世间的忧虑和惊骇。

春秋笔削严,西秦书乃采。
对《春秋》的笔法削减非常严谨,西秦(指西汉和秦朝)的史书则被采用。

微义将警周,逆悲大运改。
微小的义理将警示整个周朝,逆转悲剧的大运命运的改变。

悠悠千古心,后死文乃在。
悠悠千古的心意,后世的文人才能理解。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以凤德、宣尼、载道经、神功、删诗、易忧世骇、春秋笔削、西秦书、微义、逆悲大运和后死文等词语,抒发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关注和对历史命运的思索。他认为传统的德行已经逐渐衰落,但通过学习经典和历史,可以修补和弥补这种衰落。诗人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命运和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经典文化的拟人和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也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