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涧兼藏嵌窦深

出自明代王慎中的《题画》,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jiàn jiān cáng qiàn dòu sh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绣壁崚嶒森怪立,虬松夭矫相攫执。
修髯怒甲争奋跃,洒淅疑乘风雨入。
茑萝蒙密昼长阴,云气淋漓晴亦湿。
复涧兼藏嵌窦深,空林恍听涛声急。
在谷幽人不可招,白日此中容易匿。
()
洒淅疑,风雨,茑萝,蒙密,昼长,云气,淋漓,涛声,不可,白日

《题画》是明代王慎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壁崚嶒森怪立,
虬松夭矫相攫执。
修髯怒甲争奋跃,
洒淅疑乘风雨入。

茑萝蒙密昼长阴,
云气淋漓晴亦湿。
复涧兼藏嵌窦深,
空林恍听涛声急。

在谷幽人不可招,
白日此中容易匿。

译文:
绘画中的山石崔嵬矗立,形态奇异而又有森森之感。
像龙般盘曲的松树挺拔而婀娜。
修长的胡须和怒甲的人物争先恐后地跃动,
仿佛洒下的雨滴随风飘入画中。

茂密的藤萝覆盖着山谷,白天长时间笼罩在阴影中,
云雾弥漫,晴天也湿漉漉的。
溪涧深处隐藏着嵌入的洞穴,
空旷的林中仿佛能听到急促的海浪声。

在这幽静的山谷中,人们难以被寻找到,
白天在这里容易隐匿身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场景,展现出明代王慎中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

诗中的山石和松树形态奇异,给人以崇山峻岭的感觉,充满了森森之气。修长的胡须和怒甲的人物形象生动,表达了人物在画中活跃奋发的姿态。诗句中洒淅的描写使得人物的动作更加生动,仿佛他们是随风雨而来的。

茑萝覆盖的山谷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白天的阳光被藤萝的遮挡而形成长时间的阴影。云雾弥漫,即使是晴天也感觉湿漉漉的,给人以山谷中独特的氛围。溪涧中隐藏着嵌入的洞穴,增加了神秘感,并且能听到仿佛是远处海浪的急促声,使整个画面更具生动感。

在这样的谷幽之地,人们很难被找到,白天更容易隐匿身形。这种描述强调了山谷中的幽静和隐蔽性,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追求宁静和隐逸的心态。

整首诗以景写人,通过描绘山水画的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诗句生动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慎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