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宦淹难进

出自宋代陈良佑的《挽吕东莱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huàn yān nán jì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讲道东阳郡,门生数百人。
从游倾里社,忻慕满朝绅。
仁宦淹难进,声名炯不泯。
伯牛有斯疾,夫子亦悲辛。
()
讲道,门生,声名,夫子,悲辛

《挽吕东莱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良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吕东莱二首

第一首:
东阳郡,门生数百人。
从游倾里社,忻慕满朝绅。
仁宦淹难进,声名炯不泯。
伯牛有斯疾,夫子亦悲辛。

第二首:
东莱郡,士子百馀人。
风尘萧索处,关山万古春。
高怀晓难进,世事知多少。
文王有斯疾,夫子亦悲辛。

译文:
第一首:
在东阳郡,有数百名门生。
他们从游倾里社而来,对朝中的士绅们充满崇敬和向往。
仁宦淹留在困苦的境遇中,但声名依然辉煌不灭。
就像伯牛有着这样的病痛一样,夫子也同样感到悲伤和辛酸。

第二首:
在东莱郡,有一百多名士子。
他们身处风尘萧索之地,却保持着春天的心情。
怀抱着崇高的志向,他们面对着艰难险阻,了解世事的艰辛。
就像文王有着这样的病痛一样,夫子也同样感到悲伤和辛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陈良佑对东阳郡和东莱郡两个地方的挽歌。他通过描述门生们的情景和自己的悲伤之情,表达了对仁宦淹留和他自己在士子中艰辛求进的遭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提到的东阳郡和东莱郡都是当时文风昌盛的地方,有众多的门生和士子。门生们虽然怀着向往,但他们在朝廷中难以获得进取的机会,仁宦淹留使得他们的才华难以施展,但他们的声名依然闪耀不灭。诗人通过伯牛和文王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门生们遭遇的同情和自己的悲伤之情。

整首诗以悲怀之情贯穿始终,通过对东阳郡和东莱郡的描写,以及对仁宦淹留和自身困境的思考,表达了对时代困境和自身经历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士子境遇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