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人间矍铄翁

出自宋代崔鶠的《和老人观牧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wèn rén jiān jué shuò w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作官畏人嘲,胡孙骑牧牛。
却离大江水,还家整归舟。
还家此计不可移,此乐勿令儿辈知。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功名亦妄尔,吾生去此将安之。
趁此青草长,自牧牛与羊。
不减九十头,何翅三百强。
沙平水浅南山下,千角万蹄如此画。
牛腰吹笛遡秋风,不问人间矍铄翁
()
牧牛,大江,归舟,此计,不可,此乐,儿辈

《和老人观牧图》是宋代崔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作官畏人嘲,胡孙骑牧牛。
却离大江水,还家整归舟。
还家此计不可移,此乐勿令儿辈知。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功名亦妄尔,吾生去此将安之。
趁此青草长,自牧牛与羊。
不减九十头,何翅三百强。
沙平水浅南山下,千角万蹄如此画。
牛腰吹笛遡秋风,不问人间矍铄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的退隐生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官员身处官场,害怕他人的讥讽和诋毁,因此选择远离大江水边,回家修整归舟。作者提醒自己和读者,这种回归的计划不可动摇,这种快乐不要让下一代知道。他在田间行走,用绳子拾取遗落的谷穗,耳朵不再听到战鼓声。作者认为功名荣誉也是虚幻的,他决定离开官场,追求内心真正的安宁。他趁着青草茂盛的季节,自己牧养牛羊。牛羊的数量不会减少,翅膀的数量也不会减少。在南山下,沙地平坦,水浅流缓,千头牛、万只蹄子的画面就像一幅画卷。老人吹着笛子,随着秋风回响,不再关心人间的喧嚣和繁忙。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官场的尔虞我诈、刻意迎合他人的行为让他感到厌倦和恐惧,因此他决定放弃功名利禄,返乡过上隐逸的生活。他回到家乡,修整归舟,远离大江水边,寻求内心的宁静。他享受在田间自由行走的乐趣,拾取遗落的谷穗,耳朵不再听到战鼓声,彻底摆脱了官场的纷扰。他认为功名是虚幻的,追逐功名只会迷失自己的本真。因此,他选择牧养牛羊,享受自然的美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南山下,他看到了壮观的牛群,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最后,老人吹着笛子,随着秋风回响,不再关心人间的繁忙和荣辱,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词表达了崔鶠对官场生活的抱怨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真正满足的心态。通过对比官场和隐逸生活的对立,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静看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呈现了一幅官场与自然、功名与隐逸的对比画面,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鶠

...

崔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