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朝露借恩光

出自宋代方蒙仲的《和刘后村梅花百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de zhāo lù jiè ēn gu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的朝露借恩光,剩种江梅作洞房。
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方蒙仲。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的朝露借恩光,
剩种江梅作洞房。
待得百年俱玉雪,
冷官亦自有甘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坚持和等待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首先,诗中提到“三的朝露借恩光”,指的是梅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里的“三”的意思是指梅花的花瓣。作者以朝露为比喻,表达了梅花在朝露的映衬下更加美丽动人的形象。

接着,诗中写道“剩种江梅作洞房”,意味着梅花成为了江梅的新居。这里的“剩种”指的是梅花的花瓣,它们被比喻成了江梅的新房。这句话通过隐喻的手法,将梅花与洞房的意象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纯洁。

最后两句“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坚韧和持久之情。百年的时间里,梅花仍然保持着洁白如玉的颜色,而即使在寒冷的官道上,也能自然地生长出甘美的棠梨花。这里的“百年”象征着坚持和等待的时间,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并蕴含了对坚持和等待的思考。梅花作为冬天的花朵,寒冷而坚强,象征着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