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藓辘轳声

出自宋代黄甲的《不寐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āng xiǎn lù lú shē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落月满江城,乾坤此夜情。
檐楹河汉色,苍藓辘轳声
梦断嗟难续,年催思转萦。
想因魔尽退,醒眼毕吾生。
¤
()

《不寐二首》是黄甲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无法入睡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月亮落下,充盈了整个江城,天地间此夜充满了情感。屋檐和门楣映照着河水的颜色,苍翠的藓苔和辘轳转动的声音。梦想中断,唉声叹气,难以继续,岁月催促着思绪盘旋。想象中,幻境消失后,觉醒的眼睛才真正拥有生命。

诗意:诗人在月落之后,江城沉寂,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入眠的情愫。他看到屋檐和门楣上映照着河水的颜色,听到辘轳转动的声音,无法入眠的原因可能是思绪纷乱。他意识到时间的流逝,难以入睡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诗人希望通过诗词表达出他对幻想的渴望,但在清醒的时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宝贵。

赏析:诗词的描写细腻而充满意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营造出夜晚的寂静和无眠的心情。通过描绘月落江城,诗人凸显出他的感受和情感,月落后的深夜使人感到孤寂和思考。诗词中的屋檐和门楣映照着河水的颜色,营造出夜晚沉静的氛围。而诗中的辘轳声似乎更加强调了此时极寒冷静的气氛。整体而言,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