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基构入云端

出自宋代李含章的《寄题元长老林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xū jī gòu rù yún du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闻说幽亭气象宽,何须基构入云端
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
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
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
()
气象,何须,基构,云端,松子,遥知

寄题元长老林亭

闻说幽亭气象宽,何须基构入云端。
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
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
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

《寄题元长老林亭》是宋代诗人李含章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宽广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自然的心情。

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闻说幽亭气象宽”来形容林亭的气氛宽广、幽静。诗人进一步说“何须基构入云端”,意思是为何还要建造高耸入云的亭子,而不是把它放在平地上享受自然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眼前一片美景,他说“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这里一郡的山峦连绵,遥远处的千门环绕着寒冷的水域,给人一种壮美而清冷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自然景观给他带来的感受。“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石床上的松果被风吹落,莎草小径上的栗花被雨水淋湿。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

最后两句“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与诗歌的深深依恋。“出定牵吟夜”意味着诗人在夜晚走出来,在幽静的夜色中吟咏。而“只欠清猿啸碧湍”暗示了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美丽与静谧,只是少了清晨的猿猴叫声和江水的激流声。

整首诗描绘了山水之美,反应了诗人对大自然宁静美好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运用意象,诗人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观带来的心灵触动和启示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含章

宋宁国府宣城人,字明用。自少隐居土山,好学工文词。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判户部度支,岁计羡余,奏免诸道供输一年。寻谪外。真宗大中祥符末起判三司,乞便郡,出知本州,政崇简易,讼狱大省,在郡二年罢。仁宗即位,起知江阴军,数月卒。有《仙都集》。...

李含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