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血别玉季

出自宋代刘壎的《补史十忠诗·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ǎ xuè bié yù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已。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清史。
()
何状,位卑,沙头,风色,弘峙

诗词的中文译文:

《补史十忠诗·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已。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清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壎创作的《补史十忠诗》系列中的一首,题目为《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诗中描述了一个忠义的官员赵公的故事。

诗人赞颂了赵公因为他的坚定立场和品格而被称为忠臣,尽管他的地位低微,但他的名声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赵公坚守职责,以秋天的湖泊月色为借喻,展示了他远离家乡、与人交流的决心。尽管他身处恶劣的环境中,但他的品格却像寒冬中的城郭一样凛然高洁。

诗人还表达了对开放关口以迎接外敌的憎恶之情,认为这是对忠诚的人的一种耻辱。他赞颂了赵公这样忠于理想的城郭臣子,表示自己对大义的了解。

诗中还描述了赵公因为忍受了家庭的痛苦而流离转折,在流亡途中,他通过秘密的信件向他的妻子尽忠,并与她共同追求理想。最后,诗人也称赞了其他南部男子的勇气,以及赵公妻子的坚贞与牺牲。

整首诗通过描述忠臣赵公及其妻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坚贞不变品质的赞美。他认为尽管时光荏苒,但人们的光辉事迹不会被遗忘,他的诗句将永远流传于清正的历史之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