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韶音渺莫闻

出自宋代马大同的《过九疑》,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yǔ sháo yīn miǎo mò wé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人与韶音渺莫闻,山如羽卫自森森。
不封不树知何处,漫说零陵古到今。
()
莫闻,羽卫

中文译文:
人与韶音渺莫闻,
山如羽卫自森森。
不封不树知何处,
漫说零陵古到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与韶音(美妙的音乐)疏离的境况,山峦宛如披着轻盈翅膀的士兵般威武雄壮。诗人观察到山无需将自己封闭起来或种植树木,却能独立存在。最后,他细数零陵这个古城的历史,将其从古到今的故事无限延续。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和对比手法,通过隐喻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了人与美妙音乐的疏离,以及山峦的雄伟景象。诗中的“韶音”代表着美好的事物,而“人与韶音渺莫闻”则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漠视和忽略。山峦“如羽卫自森森”,形容其庄严壮美的形象,并且与人们疏离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而“不封不树知何处”则表达了山峦独立存在的力量和无需外界掩护的自然美。最后的“漫说零陵古到今”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流传和城市的变迁,从而唤起读者对于古城的思索和回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美好事物的对比描绘,以及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对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历史的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大同

严州建德人,字会叔。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小官时,以刚介闻。孝宗时每进对,辄陈恢复大计。所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累官户部侍郎。学者称鹤山先生。...

马大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