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

出自宋代释师远的《颂古三首》,诗句共10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bú jiàn xū zhù fáng hú wàn lǐ ch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得出不得,定从何处起。
文殊往梵天,罔明轻弹指。
乘流即行,遇坎即止。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
()
得出,不得,弹指,即行,君不见,不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颂古三首》

出得出不得,定从何处起。
文殊往梵天,罔明轻弹指。
乘流即行,遇坎即止。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应该如何处置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出不出得来的景象,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遇到难题时,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解决呢?随后,诗人引用文殊菩萨出往梵天的典故,表达了要善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观点。接着,诗人描述了在行进中随波逐流、遇到困难即停下的应对方式,以此告诫人们要灵活应对,遇到阻碍时停下思考。最后,诗人以虚筑万里城的典故,提醒人们不可忽视内忧,引发人们思考战略和内政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运用古代文学典故和形象的比喻,既表达了对人们日常困境的思考,也提醒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选择正确的路径。诗人通过描述文殊菩萨的行动方式,告诫人们要善用智慧解决问题,不要轻易放弃。接着,诗人运用流行语“乘流即行,遇坎即止”来形容面对困境时的应对原则,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妥善应对困难的态度。在最后,诗人通过虚筑万里城的典故,表达了忽视内忧会引发更大危机的观点,从而提醒人们要注重内政和战略。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出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应该思考的方向和态度,具有很高的啓示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