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卧井边峰

出自宋代舒坦的《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óng wò jǐng biān fē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岁熟禾论{策去竹加禾},人归夜击钟。
金澄沙底水,龙卧井边峰
香火长存社,渔盐每夺农。
年来缣帛贱,砧杵万家舂。
()
击钟,金澄沙,香火,砧杵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

岁熟禾论{策去竹加禾},
人归夜击钟。
金澄沙底水,
龙卧井边峰。
香火长存社,
渔盐每夺农。
年来缣帛贱,
砧杵万家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农村景象。诗人描述了丰收的禾苗在秋天成熟的景象,夜晚人们回家敲击钟声作为欢迎与庆祝的象征。诗中提到了金黄的沙子下的清澈水源,以及井旁山峰上休息的龙。诗人还描绘了寺庙里长久燃烧的香火和渔民与盐场工人为了生计而与农民争夺劳动资源的景象。最后,诗人表达了纺织品贵价而大米舂砧杵的声音却回荡在千家万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宋代农村社会的生活景象。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抓住了社会生活中一些细微而普遍的情景,以此揭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诗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丰收禾苗和繁忙人流的描绘,凸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与庆祝。同时,诗人又通过描绘清澈的沙底水与休息的龙,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在诗的最后两句,“年来缣帛贱,砧杵万家舂”,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琐碎而辛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朴实生活的赞美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

总之,这首诗通过富有意象和对比的描绘,展示了宋代农村社会的生活情景,并表达了对丰收、安静和朴实生活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