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泉石故相参

出自宋代苏瀛的《大涤洞天留题》,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rán quán shí gù xiāng cā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天作名山满世间,洞霄毕竟出尘寰。
达翁不问长生药,高兴惟通九锁关。
愿学坡仙游赤壁,肯如谢老陟东山。
羽人能重来贤裔,杖屦相陪一日闲。
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
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
賸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
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
()

诗词中文译文:

《大涤洞天留题》

天作名山满世间,
洞霄毕竟出尘寰。
达翁不问长生药,
高兴惟通九锁关。
愿学坡仙游赤壁,
肯如谢老陟东山。
羽人能重来贤裔,
杖屦相陪一日闲。
冉冉云根手可采,
天然泉石故相参。
仙家永日元无夜,
虚室冷风每自南。
賸办芒鞋寻隐躅,
更从羽士纵玄谈。
真空不在多言论,
学道何如啖蔗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苏瀛对于大自然和修道的追求和向往。诗中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仙境为主线,表达出对于与尘世脱离的向往和对修道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天作名山满世间”,表达了大自然创造了无数美丽的山川。接下来,“洞霄毕竟出尘寰”,暗示洞天仙境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找,需要超脱尘寰的境界。诗人描绘了一个达翁,他不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而是通过修道来通达世间的禅机。

第二联描述了诗人愿意学习坡仙,游走于赤壁之间,并表示愿意像谢安一样登上东山。这展示了诗人对传世名篇和先贤的崇敬和追随。

第三联以羽人和贤裔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返仙境,与先贤同行的愿望。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冉冉云根和天然泉石,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最后两句以“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作为结尾。这是对修道者的劝导,真空不在于说多少话,而是在于修身养性的过程。学道的过程,何如享受吃甘甜的蔗糖一样,舒心畅快。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修道的快乐和幸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瀛

...

苏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