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足遗以安

出自宋代翁森的《次古堂岁寒杂书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zú yí yǐ 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玕。
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伟识量,文字馀波澜。
出处早见几,在汉申屠蟠。
风雨江村暮,门掩清灯寒。
所抱寸心在,千载重不刊。
满前炽子孙,已足遗以安
会当骖白鹿,华顶炼还丹。
()
清新,修竹,不能,文字,波澜,出处,早见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次古堂岁寒杂书韵》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玕。
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伟识量,文字馀波澜。
出处早见几,在汉申屠蟠。
风雨江村暮,门掩清灯寒。
所抱寸心在,千载重不刊。
满前炽子孙,已足遗以安。
会当骖白鹿,华顶炼还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古堂中的景色和作者对古书的热爱之情。清新的修竹和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珍贵的古书。作者对这些书籍的爱之深沉,每个月都会反复读看。他看重古人的智慧和他们的文字留下的波澜。这些古书早已有了悠久的历史,追溯到汉朝的申屠蟠时代。在江村的风雨中,古堂门闭,清冷的灯光显得更寒冷。作者的内心深处抱持着对这些书籍的珍视,他们千百年来的价值无法被磨灭。前人留下的智慧和传承给后代的思想已经足够为人类提供安全和安宁。有一天,当骖车和白鹿相遇,作者将会通过这些智慧和思想炼制出宝贵的仙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书的珍视和对智慧的赞美。通过清新的修竹和月露洗净古书的描绘,展示了对于这些书籍的细致关注和对古人智慧的敬意。同时,作者对这些书籍的价值和应该传承给后代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强调和肯定。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也能看到他对文明继承和发展的追求。整首诗意境宁静清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