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座风生玉麈谈

出自宋代吴时显的《法相寺可赋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zuò fēng shēng yù zhǔ t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尘埃谁复识瞿野,高座风生玉麈谈
露浥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鼻先参。
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
试叩禅关闻密语,前三三与后三三。
()
尘埃,高座,茅屋,山谷,留情赋,密语

诗词的中文译文:

《法相寺可赋亭》
谁能识瞿野尘埃?
高座上风生玉麈谈。
露水浸透芙蓉花,
香气飘荡参禅殿。
杜陵所传歌茅屋,
山谷留下赋草庵。
拜访禅门听密语,
前三三,后三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法相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向往和对禅修的追求。诗中通过描写座上的禅师谈论玉麈,芙蓉花浸透露水,升香的香气弥漫在参禅殿中,以及禅门传授更深奥的密语等情景,展现了禅修场景的美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禅修场景的清幽和禅修者的追求。首句谈到“瞿野”,暗指禅宗创始人毗卢什那的故事,隐含着对佛法的致敬和追随。第二句描绘了禅宗高座上的禅师,以及他们玩弄玉麈,象征禅宗智慧和卓越。第三句通过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等景象,表现出禅宗修行的纯净和美好。最后一句“前三三与后三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斩断红尘,追求超脱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以意境深远、寥寥数语的手法,虽然简短但发人深省。通过细腻描绘禅修的环境和心境,传递了对禅修境界的崇敬与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和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