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夜深犹不倦

出自宋代许县尉的《庆浔州廖太守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huǒ yè shēn yóu bù juà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真儒正学久无传,酝藉如公独粹然。
要以古人为准的,肯从余子事拘牵。
词源涌思流三峡,学海波澜障百川。
灯火夜深犹不倦,口吟六艺相仍编。
()
酝藉,古人,为准,拘牵,词源,灯火,不倦,口吟,六艺

庆浔州廖太守四首

真儒正学久无传,
酝藉如公独粹然。
要以古人为准的,
肯从余子事拘牵。

词源涌思流三峡,
学海波澜障百川。
灯火夜深犹不倦,
口吟六艺相仍编。

中文译文:

庆祝浔州廖太守四首

真正的儒家学问久已失传,
唯有像您一样的人,才能纯粹地继承。
重视古人的经验规范,
愿意按照您的子孙事继续守旧。

诗辞源自思绪,如川流般涌现,
广阔的学海阻隔了百川的通路。
深夜灯火依然不熄灭,
口吟各种艺术,编织成一体。

诗意和赏析:

该诗是许县尉为庆祝浔州廖太守而作的四首诗。诗人对廖太守真正的儒家学问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认为,现在的儒学已经失传许久,唯有像廖太守一样的人,才能真正继承并传承这种精神。诗人还表达了对古人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认为我们要按照古人的经验和规范去学习和行动,不能随意偏离。

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以"词源涌思流三峡"的比喻来形容诗辞的流动和沟通。他指出,学海如同波澜汹涌的百川,阻隔了学问的传播。而在深夜,灯火照亮着诗人的学习场景,他的口中吟唱着六艺的知识,象征着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努力。

通过这首诗,诗人讴歌了浔州廖太守在儒学传承方面的卓越贡献,并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学问的敬意。诗的意境广阔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