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已堪悲失脚

出自宋代雍有容的《富乐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cǐ yǐ kān bēi shī jiǎo,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当时四海一刘备,至此已堪悲失脚
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
出语,偏方

《富乐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雍有容。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乱世现状的悲悯之情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时四海一刘备,
至此已堪悲失脚。
出语翻为乐国想,
是人止可偏方看。

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以“刘备”为象征,将当时的乱世形容成了一个无根的刘备,失去了立足之地。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蜀汉的开国功臣,被视为仁君,雍有容用他来象征理想的国家和社会秩序。但在乱世之中,这样的理想无处可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国家的思念和向往。诗人在乱世之中,无法言说真正的愿景,只能以倾向喜乐的言辞描绘憧憬的国度。这里的“乐国”指代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家,与现实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而最后一句“是人止可偏方看”则表示只有止步于这种局限的虚影之中,思索和期望的人才能有所感悟。

整首诗词借助刘备的形象,通过对乱世现况的批判和对理想国家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造成的困境的痛感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句式和象征意义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困境,并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雍有容

...

雍有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