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蛰灵虬不记年

出自宋代章岘的《留题龙隐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án zhé líng qiú bù jì niá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碧崖石室俯清涟,蟠蛰灵虬不记年
委蜕去为天下雨,抱珠归作洞中眠。
照开雾脚澄溪月,滴破云根暗穴泉。
负郭胜游虽信美,桑间留爱我无缘。
()
碧崖,石室,俯清,委蜕,下雨,信美,无缘

《留题龙隐岩》是宋代诗人章岘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崖石室俯清涟,
蟠蛰灵虬不记年。
委蜕去为天下雨,
抱珠归作洞中眠。
照开雾脚澄溪月,
滴破云根暗穴泉。
负郭胜游虽信美,
桑间留爱我无缘。

诗意:
这首诗以龙隐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龙的形象的赞美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山崖上的石室俯瞰清澈的水面,描述了一条长龙隐藏其中,它不计年岁而长存。诗人将龙比作天降甘霖的使者,它在蜕变之后化为雨水滋润大地,然后回到山洞中休息。诗中还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雾脚和清澈的溪水,以及穿透云层的泉水。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向往,但他却无法自由地游赏,因为他身处于桑树丛中,无缘留恋那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神秘而美丽的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奈。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神奇生物,象征着权力、雨水和吉祥,诗人通过描绘龙的形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雨水与山洞,月光与云层相对照,增强了诗中景物的鲜明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渴望,同时也映射出他自身的无奈和困境,与自然之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词以崇山峻岭、奇峰异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倾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的笔法表达了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