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应吟尽夕阳川

出自宋代郑隼的《题苑林北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yìng yín jǐn xī yáng chuā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雨来风静绿芜鲜,凭看朱栏思浩然。
人语独耕烧后岭,鸟飞斜没望中烟。
松梢半露藏云寺,滩势横流出浦船。
若遣谢宣城不死,必应吟尽夕阳川
()
人语,中烟,滩势,流出,不死,必应,夕阳

《题苑林北楼》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隼。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来风静绿芜鲜,
凭看朱栏思浩然。
人语独耕烧后岭,
鸟飞斜没望中烟。
松梢半露藏云寺,
滩势横流出浦船。
若遣谢宣城不死,
必应吟尽夕阳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意境的景象。诗人观赏着雨后的景色,风停雨歇,绿草如茵,显得格外鲜艳。他倚着红栏杆,思绪飘忽,心中涌起了浩然之气。远处的山岭上,人们烧过的痕迹还未消散,他们的言语在山间回荡,但诗人却孤独地在田野里耕作。斜飞的鸟儿消失在远处的烟雾中。松树的顶端隐约透出一座藏在云雾中的寺庙,河滩上的水势湍急,一艘船扬起波浪。诗人若是能够派遣谢宣城不去死,一定会吟咏完整的夕阳之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思绪。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以及一系列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雨后静谧的景象,绿草鲜艳,风停雨歇,给人一种宁静和生机的感觉。这种景象让诗人沉浸其中,思绪渐起,引发了他对浩然之气的思考。

其次,诗中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山岭上的人们在烧山放火,在山间的回音中,诗人却孤独地在田野里耕作。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沉思。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意象,如隐约可见的云雾中的寺庙和湍急的河水。这些意象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谢宣城的思念和赞美。谢宣城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以吟咏夕阳闻名。诗人希望能派遣谢宣城不去死,以完成他对夕阳川景的吟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富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隼

...

郑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