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固云乐

出自元代戴良的《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xiāng gù yún lè,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
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
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
()
猛烈:(形)气势雄壮,力量大:斗争~。[近]强烈。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犹豫:(形)拿不定主意:~不决。[近]迟疑|踌躇。[反]果断|武断。
燕雀:1.燕子和麻雀。泛指小鸟。2.比喻庸俗浅薄的人。3.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今者一途

诗词:《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
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
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中文译文:
我没有激烈的心,出处总是犹豫。
或者与燕雀一起栖息,或者追随枭鸾翱翔。
向何处前进并不固定,现在又有谁去了呢?
去或者留都是同一个道路,为何要过多地担忧?

只是担心末世的变化,事事都不如古时。
从今往后,束起行囊,迁入醉乡居住。
醉乡固然称为乐园,却依然是生死之地。
何时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无欢乐也无畏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戴良的《越游稿》系列中的一首,与陶渊明的杂诗有所联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迷茫和矛盾情感。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内心的犹豫和不确定,无法下定决心前行。他将自己比喻为燕雀或枭鸾,栖息或翱翔于不同的地方,意味着自己的行动和选择并不固定,不断变化。

接着,诗人扪心自问,现在有谁能确定前进的方向呢?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只是同一个道路的不同选择。他质疑过多的思虑是否有必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对末世变化的忧虑,认为现在的一切都不如古时。于是他决定束起行囊,迁入醉乡,寻求一种安逸的居住状态。醉乡被描述为乐园,但也是生死之地,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诗人希望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不受欢乐和恐惧的困扰。他渴望摆脱情感和欲望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以对自我存在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矛盾和渴望超越尘世的情感。通过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深沉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