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成汤

出自明代陈第的《感古十四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sī chéng t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蚡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
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
()

诗词:《感古十四首》
作者:陈第
朝代:明代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蚡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
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中文译文:
楚庄进入陈国,为了消灭贼寇。
勇将孔仪,却无法击败这支敌军。
子蛮之妹,是个美丽而善于迷惑人的女子。
她在城市的大街上行动,邪恶的妖孽因此得到了平息。

留下了巫臣的遗言,悄悄逃离了异域。
最终与勾践和吴王合流,逃命的日子迫在眉睫。
越国的灭亡导致昭王也失去了国家。
蚡冒仿佛若敖,几乎饿到无法进食。

哀哉,祸水滔滔,流离失所到了极点。
有谁说过妇人柔弱,却纠缠不清像束缚一样。
明察如日星,可以使黑暗昏厥。
蛊惑了他们的心志,剪断了他们的羽翼。

他们沉溺堕落深渊,无法拯救自己。
我怀念成汤,但声色之乐无法回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陈第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基础,描绘了楚庄灭亡、昭王丧国的悲剧故事。诗中通过多个情节和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和人性腐化的忧虑。

诗中描述了楚庄进入陈国讨伐贼寇的情景,但最终无法击败敌军,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和挫折。诗中提到的子蛮之妹是一个善于迷惑人的女子,她的行动导致了邪恶的势力得到了平息,可见作者对于权谋和诡计的深思。

接下来的情节刻画了巫臣留下遗言后逃离异域,最终与勾践和吴王合流的故事。这一部分揭示了人们为了生存和逃亡可能会背离原有的信仰和原则。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越国的灭亡和昭王丧国,表达了对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悲痛之情。诗中的蚡冒若敖形容国家遭受困境时的贫困和饥荒。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祸水流离的忧虑和对女性的思考。作者质问了谁说过妇人柔弱,以及明察如日星的智慧可以使黑暗昏厥。这部分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力量,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整首诗以悲剧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衰败、人性腐化和女性力量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诗意更加深邃。同时,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也贯穿于整首诗中。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可以从历史、政治、人性和女性角度进行解读,展现了明代时期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第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

陈第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