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何常定

出自明代胡宗仁的《林茂之新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shè hé cháng dì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客舍何常定,三年迹屡迁。
今来营一室,形胜石门前。
地僻幽岩列,池平野水连。
知余日相过,短榻不须县。
()
客舍,形胜,不须

《林茂之新居》

客舍何常定,
三年迹屡迁。
今来营一室,
形胜石门前。
地僻幽岩列,
池平野水连。
知余日相过,
短榻不须县。

中文译文:

客栈何时能安定,
三年来我的足迹屡次迁移。
如今我在这里筑起一间房,
形状优美,就在石门前。
这地方偏僻,幽静的岩石连绵,
池塘平静,与广阔的田野相连。
你知道我常来往于此,
简陋的床榻无需修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胡宗仁创作的,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落脚的一处新居。诗人经过了多次迁徙,终于在此地找到了一个安定的住所。

诗中的“客舍何常定”表达了诗人对旅途漂泊的感叹,他曾多次在不同的地方居住,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而“三年迹屡迁”说明了这种漂泊的时间跨度。

然而,现在他终于在这个地方建造了一间房子,它位于石门前,形状美丽,引人注目。诗人描绘了这个新居的环境,地处偏僻,被幽静的岩石环抱,池塘平静,与广阔的田野相连。这里的景色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最后两句“知余日相过,短榻不须县”表达了诗人的欢迎之情。他告诉读者,他经常到这里来,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并且强调他简陋的床榻不需要修葺,说明他对这个地方的熟悉和喜爱。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喜悦和对旅途漂泊的感慨。通过描绘新居的环境和自己与这个地方的关系,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稳定居所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和归属感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