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胜黄金与土埋

出自明代蓝仁的《题六朝遗秀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shèng huáng jīn yǔ tǔ m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入老怀。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
登临,兴衰,老怀,山色,水声,白日,浮云,黄金,风光,留待,后人

《题六朝遗秀图》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蓝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登临长忆凤凰台,
回忆起历史悠久的凤凰台,
六代的兴衰已然在老怀中。
山色只知今日好,
山峦的景色只能体会到当下的美好,
水声如诉旧时哀。
水流的声音如同述说着古时的悲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
天空低垂,白日与浮云相融合,
地胜黄金与土埋。
大地胜过黄金,与土埋葬在一起。
王谢诸公吟不尽,
王侯贵族和文人墨客吟咏不尽,
风光留待后人来。
风景等待后人来欣赏。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六朝时期的历史遗迹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诗人登上凤凰台,回忆起了六朝的兴盛和衰落,他对历史的回忆充满了感慨和怀旧之情。虽然时光流转,山峦的美景仍然维持着今日的辉煌,但水流的声音却带有古时的哀愁。诗中以天空低垂、白日与浮云相融合的描写,表达了六朝的辉煌已经逝去,如同天空失去了高远,白日与浮云合而为一。然而,大地仍然胜过黄金,将六朝的辉煌和土地埋葬在一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的赞美,他们吟咏了无尽的诗歌,而这些美景将留待后人来欣赏。

赏析:
《题六朝遗秀图》通过描绘凤凰台、山水景色和对历史的回忆,展示了作者对六朝时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山色和水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色只知今日好,而水声却如诉旧时哀。这种对比体现了岁月流转、兴衰更替的主题,在表达历史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六朝辉煌的景象的怀念之情。诗句中的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以及王谢诸公吟不尽等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六朝的兴衰和历史的沧桑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敬佩,他们吟咏了无尽的诗歌,将六朝的风光留待后人来欣赏,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六朝时期的历史景观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示了对六朝遗迹的赞美和对后人的期望。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形象的描写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蓝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