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乌衣国里身

出自明代黎民表的《和顾汝和玉河见白燕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shì wū yī guó lǐ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曾是乌衣国里身,玉楼琼榭换丰神。
双飞剪出机中素,独立妆成掌上人。
月下步摇花有态,水边飘动袜生尘。
梁园词客难成赋,洛浦相逢总未真。
()

《和顾汝和玉河见白燕二首》是明代黎民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是乌衣国里的人,
住在玉楼琼榭的宫殿中。
两只飞翔的白燕剪出了机关,
一个独立的人形妆点出来。
月光下,步履摇曳的花朵有着美妙的姿态,
水边漂浮着飘动的脚袜。
梁园里的文人很难写出动人的赋诗,
在洛浦相遇的那一刻,一切都未曾实现。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描述乌衣国里的人住在华丽的宫殿中,以及用剪纸技艺制作的人形装饰,展现了对富丽堂皇和精致艺术的渴望。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在最后两句中,他提到梁园的文人难以创作出令人动容的赋诗,洛浦的相遇也是虚幻的,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明代社会中的一些矛盾和现实的无奈感。诗人将人们对华丽和精美的追求与现实的局限性相对比。他用乌衣国里的人和玉楼琼榭来形容自己曾经生活的平凡环境,通过描述剪纸装饰的人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现实的局限性,他提到文人难以写出动人的赋诗,以及洛浦的相遇是虚幻的。这种对现实的无奈感和对理想的追求,使诗词充满了深意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感。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同时又反映了现实的限制和无奈。这使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黎民表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