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奇长日有人来

出自明代陆深的《和汪有之园亭之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qí cháng rì yǒu rén lá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一区犹愧子云才,薄有茅堂傍水开。
远讯经秋凭雁到,问奇长日有人来
好花隔岸飞红雨,新笋穿篱迸绿苔。
同上玉堂俱出牧,却从郊野望蓬莱。
()
傍水,红雨,出牧,野望

《和汪有之园亭之作》是明代陆深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区犹愧子云才,
薄有茅堂傍水开。
远讯经秋凭雁到,
问奇长日有人来。
好花隔岸飞红雨,
新笋穿篱迸绿苔。
同上玉堂俱出牧,
却从郊野望蓬莱。

诗意:
诗人在此作品中表达了对友人汪有之建造园亭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自称:“一区犹愧子云才”,表示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与汪有之相比。然而,他仍然以简陋的茅堂作为园亭,并临水而建,展示了自己对友谊的真挚和纯洁。他通过远道传来的秋天的消息,询问是否有人来拜访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园中美景,好花飘落在对岸,像红色的雨一样飞舞,新生的竹笋穿过篱笆,破土而出,绿苔也蔓延开来。这些景象象征着友谊的生机勃勃和不断发展。最后,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上玉堂,共同牧养,然而他们却从郊野的远处眺望着蓬莱,意味着他们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以自谦的态度,将自己的才华与友人相比较,展示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敬重。茅堂傍水的场景描绘了一种朴素而深情的友谊,友人的到来成为诗人心中一份渴望和期盼。

诗中的自然景象如花雨、竹笋和绿苔,呈现了友谊的生机和不断发展的美好愿景。最后,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上玉堂,展示了友谊的坚实和持久。然而,他们仍然向往着更高的境界,通过眺望蓬莱的方式,表达了对更大成就和更美好未来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和向往,描绘了友谊的真挚和美好。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深度,使整首诗展现出一种朴素而富有内涵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陆深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