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护羌兼戊己

出自明代欧大任的《赠阎宪副备兵关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qù hù qiāng jiān wù j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承明一出岁悠悠,佩印西秦第一州。
此去护羌兼戊己,曾闻归汉对春秋。
醉中胡月悬烽堠,战后边笳满戍楼。
章句自惭投笔吏,看君华发早封侯。
()
悠悠,春秋,章句,自惭

《赠阎宪副备兵关西》是明代欧大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承明一出岁悠悠,
佩印西秦第一州。
此去护羌兼戊己,
曾闻归汉对春秋。

醉中胡月悬烽堠,
战后边笳满戍楼。
章句自惭投笔吏,
看君华发早封侯。

中文译文:
继承明朝的江山已经历经漫长岁月,
身佩官印出任西秦的第一州。
此次前往边关护卫羌族,同时兼顾内政,
曾听闻归附于汉室的事迹与历史。

醉酒中,胡月在战火中照耀着烽火台,
战斗结束后,边地的战鼓满响于守望楼。
我对自己的辞章词句感到惭愧,无法与投笔为吏者相提并论,
我目睹着你的崭新功名,早已成为封侯之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作于明代,描述了诗人欧大任向阎宪副备兵关西的情景。诗人以赠诗的形式将自己的敬意和祝福表达给阎宪。

首先,诗人回顾了明朝的历史,表达了对江山的传承和岁月的流转的思考。他身佩官印,被派往西秦的第一州,担负护卫羌族并处理内政的重任。诗人也听闻过归附于汉室的事迹和历史,这可能是在形容阎宪的英勇事迹或者是对阎宪的期望。

接下来,诗人用醉酒中的景象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边地的困境。胡月照耀着烽火台,象征着战争的硝烟和边关的不安宁。战斗结束后,戍楼上响起了胜利的战鼓声,彰显了边关守卫者的英勇和辛勤。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己辞章词句的自省和自惭之情。他觉得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与真正的投笔为吏者相提并论。然而,他仍然对阎宪充满敬佩和祝福,看好他的前程并希望他能早日功成名就,成为封侯之人。

整首诗词以赠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阎宪的钦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明代边关的军事景象和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它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地的困境,并通过对阎宪的赞颂,抒发了对边关守卫者的敬意。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时代和英雄的赞美,展现了欧大任诗人的才情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欧大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