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从粉妓来

出自明代唐之淳的《元夕次孟熙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cóng fěn jì lá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今夜越王台,莲花匝地开。
星河低蜡炬,歌管散银杯。
水向铜龙滴,香从粉妓来
遥怜多病客,江馆咏寒梅。
()
匝地,星河,蜡炬,歌管,银杯

《元夕次孟熙韵》是明代诗人唐之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夜越王台,莲花匝地开。
星河低蜡炬,歌管散银杯。
水向铜龙滴,香从粉妓来。
遥怜多病客,江馆咏寒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诗人描述了越王台上的盛况,莲花盛开,犹如地面上铺满了花海。星光洒在地上,低垂的蜡炬照亮了整个夜晚。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如银杯散落一般传遍了四周。水滴从铜龙的嘴里滴落,粉妓身上的香气随风飘来。诗人怜惜远离家乡的多病客,他在江馆中吟咏寒梅,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元夕次孟熙韵》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展现了繁华热闹的场景和诗人对故乡和离散客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越王台是元宵节的重要场所,莲花盛开象征着繁荣和美好。星光和蜡炬的照耀给整个夜晚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歌声和乐器声音的传播,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热闹欢快。铜龙滴水和粉妓身上的香气细腻地描绘了细节,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嗅觉的享受。

诗人关注的是远离家乡的多病客,他们在元宵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而是在江馆中,寂寞地吟咏寒梅。这种情景唤起了诗人的同情和怜悯之情。通过寒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困境中的人们的思念和关切。

整首诗以繁华喧闹的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人情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感受力和对人世间繁华与离散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和对离散人士的同情与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唐之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