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犯蛮府

出自明代田顼的《寄玉谿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iāo piāo fàn mán f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廉水扶桑北,石城勾漏西。
吏情甘散地,春色在扶藜。
榔叶斜侵屋,江鱼逆上溪。
飘飘犯蛮府,泪应暮猿啼。
()
春色,上溪

《寄玉谿舅》是明代田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廉水扶桑北,石城勾漏西。
吏情甘散地,春色在扶藜。
榔叶斜侵屋,江鱼逆上溪。
飘飘犯蛮府,泪应暮猿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廉水扶桑北,石城勾漏西”,廉水和扶桑是指远方的地方,石城和勾漏是具体的地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吏情甘散地,春色在扶藜”,吏情指的是官员的事务,甘散意为不再牵挂。作者用“春色在扶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

第四句“榔叶斜侵屋,江鱼逆上溪”,通过描写榔树叶子斜斜地覆盖着屋顶和鱼儿逆流而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困难和阻碍的感受,暗示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

最后两句“飘飘犯蛮府,泪应暮猿啼”,表达了诗人身世的艰辛和对命运的不满。犯蛮府指的是身陷异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困境。泪应暮猿啼意味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抒发了对生活的悲凉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人生坎坷的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命运的反思。这首诗词在情感上富有表达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