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浅已多时

出自明代陶振的《早朝次陈同文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hé qīng qiǎn yǐ duō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
十万貔貅环紫禁,三千鹓鹭拜丹墀。
河东客献扬雄赋,海外臣降陆贾词。
要识中原新气象,黄河清浅已多时
()
日华,貔貅,紫禁,新气象,清浅

《早朝次陈同文韵》是明代作家陶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光初转照万年的树枝,
蓬莱殿的影子出现得稍晚。
十万只貔貅环绕着紫禁城,
三千只鹓鹭向丹墀下拜。
河东的客人献上了扬雄的赋诗,
海外的臣子降服于陆贾的辞章。
我们要认识到中原的新气象,
黄河的水变得清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早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中原地区新气象的觉察。诗中通过描绘朝廷的盛况、皇城的庄严和黄河的变迁,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赏析:
1. 诗词以自然景象入手,通过日光初转照万年的树枝、蓬莱殿的影子出现稍晚等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展示了皇家朝廷的威严和庄重。
2. 描述了紫禁城中十万只貔貅环绕的景象,貔貅象征着祥瑞和吉祥,突显了朝廷的权威和荣耀。
3. 提到了在丹墀下鹓鹭的拜礼,鹓鹭是仪仗鸟,表示朝廷的庄严礼仪和尊贵。
4. 诗中提到河东客人献上扬雄的赋诗,海外臣子降服陆贾的辞章,显示了当时文化交流的繁荣和国家统一的力量。
5. 最后一句黄河清浅已多时,则暗示了黄河水量减少,可能与灌溉、治理等工程有关,反映了明代社会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进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朝廷的盛况、皇城的庄严和黄河的变迁,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者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原地区新气象的觉察和对社会进步的关注。这首诗词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也有着一定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的成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