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何处楚江流

出自明代王逢年的《送盛仲交还秣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ù cháo hé chǔ chǔ jiāng li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
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
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
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

《送盛仲交还秣陵》是明代王逢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
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
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
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王逢年送别盛仲交前往秣陵的情景。盛仲交是一个名字,他东出长城,经过盛泽地区,抵达南京秣陵时正值桃花盛开。诗人与盛仲交在南阳田地相逢,诗人的目光远远地寄托在孤云之上,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盛仲交归于江国的情景,江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地方。当盛仲交归国之时,江国的鸣鸠声正响彻空中,而草地上绿草如茵,孤矶上的燕子却显得愁闷。这种景象反映了对国家和家园的关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盛仲交约定在雨花阁相会的期盼,雨花阁是南京六朝时期的名胜之地,六朝指的是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诗人思考着六朝的辉煌去向何方,楚江仍然奔流不息,流淌着历史的沧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寄托目光的方式,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思念和对家园、国家的关切之情。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述鸟鸣、草木和孤矶上的燕子,展现了离别时复杂的情绪。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抒发了诗人深情厚意的离别之情。同时,诗人通过雨花阁和楚江的描绘,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对六朝辉煌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融入了对历史和国家的关怀,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