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诘能画不曾到

出自宋代王履的《图成戏作此自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ó jí néng huà bù céng dà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昌黎曾到不能画,摩诘能画不曾到
万秀千奇不出山,秘作深深鬼神奥。
海滨野客一何幸,直抵峰尖问苍昊。
笑呼二子看我盘礴于其间,石剑泉绅,积翠连天,无乃未
了此山之真妙。
何如野客负匮揭箧担囊趋,一任山英指为盗。
贫儿暴富喜难说,时借长歌写幽抱。
不求沈□□□,不用皇甫谧序,草阁蓬窗且结忘形好。
有人问道学谁家,待我寻思却回报。
()
不能,摩诘,出山,深深,鬼神,直抵,峰尖,二子,连天,无乃

诗词:《图成戏作此自庆》
朝代:明代
作者:王履

昌黎曾到不能画,
摩诘能画不曾到。
万秀千奇不出山,
秘作深深鬼神奥。

海滨野客一何幸,
直抵峰尖问苍昊。
笑呼二子看我盘礴于其间,
石剑泉绅,积翠连天,
无乃未了此山之真妙。

何如野客负匮揭箧担囊趋,
一任山英指为盗。
贫儿暴富喜难说,
时借长歌写幽抱。

不求沈□□□,
不用皇甫谧序,
草阁蓬窗且结忘形好。

有人问道学谁家,
待我寻思却回报。

中文译文:

昌黎曾到不能画,
摩诘能画不曾到。
万秀千奇不出山,
秘作深深鬼神奥。

海滨野客何其幸运,
直抵峰尖询问苍昊。
笑呼二子看我在这里奋发,
石剑泉绅,积翠连天,
岂非未尽现此山之真妙。

何如野客负着行囊匆忙,
任由山英指引为盗。
贫儿突然富有,喜不可言,
时借长歌来表达内心的追求。

不求沈默寡言,
不需要皇甫谧的序言,
草阁蓬窗,随心所欲,忘却世俗的束缚。

有人问我学习的门径,
让我思索后回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诗人首先提到昌黎和摩诘,昌黎是指唐代文人杨洪基,摩诘是指佛教传说中的画师,诗人认为自己无法像昌黎一样描绘出绝美的景色,也无法像摩诘一样将景色画出来。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然山水的千姿百态,形容其神秘而奥妙,展现了山水之美的无穷魅力。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亲身到达山巅的幸运之情,他向苍昊(天神)询问山巅的奥秘,并自傲地说笑呼二子(指自己)看我在这壮丽的景色中翻腾,形容自己在山巅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诗人以野客的身份,带着行囊匆匆而行,随山英(指引者)指引,化身为山贼。他表达了对贫富变迁的喜悦之情,并借长歌来抒发内心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示不追求名利的沉默,也不需要华丽的序言,他享受自在的生活,忘却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山水之美的壮丽和奥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自我思考,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和内心真实的向往。整首诗意充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人生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履

(1080—1127)宋开封人,字坦翁。以父荫补三班奉职。哲宗元符间,因上书言朝政阙失,编管新州,徽宗崇宁中入元祐党籍。后复官。钦宗靖康元年,以和议副使出使金,不为所屈,归除相州观察使。又扈从钦宗至金营,遂同被执。后因痛骂金人被杀。...

王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