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空房只自知

出自明代王稚登的《马湘兰挽歌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zài kōng fáng zhǐ zì zh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佛灯禅榻与军持,七载空房只自知
试向金笼鹦鹉问,不曾私畜卖珠儿。
兰汤浴罢净香熏,冉冉芳魂化彩云。
遗蜕一坯松下土,只须成塔不须坟。
¤
()
佛灯,空房,自知,金笼,鹦鹉,私畜,浴罢,香熏,彩云,不须

《马湘兰挽歌词》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佛灯禅榻与军持,
七载空房只自知。
试向金笼鹦鹉问,
不曾私畜卖珠儿。
兰汤浴罢净香熏,
冉冉芳魂化彩云。
遗蜕一坯松下土,
只须成塔不须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稚登抒发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通过几个意象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佛灯禅榻与军持,七载空房只自知"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佛灯禅榻"暗示着他的寂寞和禅修的心境,而"军持"则指他作为将军的身份。"七载空房只自知"意味着作者已经有七年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接着,诗中提到了"金笼鹦鹉",作者试图向它询问有关心事,但并没有私畜卖掉珠儿(也指自己)的意思。这里的金笼鹦鹉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了作者内心真实的声音和情感。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

然后,诗中描述了"兰汤浴罢净香熏",意味着作者经历了一番净化的过程。兰花的香气象征纯洁和高尚,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净化来洗净自己的心灵。

最后,诗词以"遗蜕一坯松下土,只须成塔不须坟"结束。这里的"遗蜕"指代作者本身,"松下土"则象征着坟墓。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座高耸的塔,不需要坟墓。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他希望自己能够在人世间留下一种精神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身躯。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孤独、内心挣扎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存在的探索和对于意义的追寻。它展示了明代王稚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和超越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