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摇漾拂离筵

出自明代徐于的《柳丝别意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o páng yáo yàng fú lí y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道旁摇漾拂离筵,相顾攀条涕泫然。
始信有情无过柳,为君三起又三眠。
()
相顾,攀条,泫然,有情

《柳丝别意六首》是明代徐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丝别意六首

道旁摇漾拂离筵,
相顾攀条涕泫然。
始信有情无过柳,
为君三起又三眠。

中文译文:
在小路旁摇曳的柳丝轻拂着离别的席子,
彼此相视,攀抓着柳枝,泪水纷纷。
始终相信,情意无法超越柳树,
为了你,一次次起床,一次次入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情感。诗中的“柳丝”象征着柳树,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离别的意象。诗人站在道旁,看着柳树摇曳,触摸着柳枝,不禁泪流满面。他深信,没有什么情意能够超越柳树所代表的离别之情。为了与心爱的人分别,他一次次起床,一次次入梦,表达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无奈。柳树作为离别的象征,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互呼应。柳树的摇曳和诗人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伤而凄美的画面。诗人为了达到情感的传达,反复强调自己的离别之痛,以表达对离别情感的真实和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所面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通过柳树与离别的联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以此来抒发内心的哀愁。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深情地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所经历的情感起伏,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于

苏州府常熟人,字梦雨。身为贵公子,不问家人生产。与歌妓王桂善,家贫不能娶。桂归嘉禾富人子,郁郁且死,召于与诀,于岁吊其墓。集唐人句为百绝以悼之。后复识妓徐三,尽资备装。值于卧病,三窃其资他适,于遂不食死。钱谦益为作《徐娘歌》。...

徐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