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龙鼓响霜满城

出自明代袁宗的《车遥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óng lóng gǔ xiǎng shuāng mǎn ch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车遥遥,天未明。
铜龙鼓响霜满城,驱车出门何处行?货多车重牛不进,竹
鞭鞭牛牛力尽。
车遥遥,不可留。
我身愿化车下轮,千里万里从君游。
车遥遥,不可止。
我身愿化山下石,摧君之车君乃已。
()
遥遥,未明,驱车,出门,鞭鞭,力尽,不可

《车遥遥》是明代袁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车遥遥,天未明。
铜龙鼓响霜满城,
驱车出门何处行?
货多车重牛不进,
竹鞭鞭牛牛力尽。
车遥遥,不可留。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清晨的景象,车辆在寒冷的天气中行驶,天色尚未明亮。铜龙鼓声在冰冷的城市中回荡,伴随着车辆的离开。然而,作者面临着一个问题:驱车出门,却不知道要去哪里。他的车子装载着很多货物,车子很重,但牛却无法拉动车子,即使用竹鞭抽打牛,牛的力气也已经耗尽。车子越行越远,无法停留。

我身愿化车下轮,
千里万里从君游。
车遥遥,不可止。

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化作车子的车轮,永远陪伴着君主游历千里万里的山川之间。车子遥遥无期,无法停止。

我身愿化山下石,
摧君之车君乃已。

接着,诗人又表达了另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化作山下的一块石头,摧毁君主的车子,使君主的旅途结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车辆行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于无法停留、无法预知目的地的无奈和渴望。诗中的车辆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而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愿望,寄托了对自由、追求和归宿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流露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