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桑交午阴

出自明代祝允明的《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óu sāng jiāo wǔ y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溪流浸茅宇,短檐挂犁锄。
柔桑交午阴,幽禽时相呼。
稚子跨犊眠,梦归候朝驩。
稼翁择其劳,暂往携陶壶。
老妻督少妇,择茧停辟纑。
轻雨日日零,群苗尽怀苏。
()
溪流,相呼,稚子,陶壶,老妻,少妇,辟纑

诗词:《田家》

溪流浸茅宇,短檐挂犁锄。
柔桑交午阴,幽禽时相呼。
稚子跨犊眠,梦归候朝驩。
稼翁择其劳,暂往携陶壶。
老妻督少妇,择茧停辟纑。
轻雨日日零,群苗尽怀苏。

中文译文:
小溪流水浸透茅屋,短檐挂着犁和锄。
柔和的桑树交织午后的阴影,幽静的鸟儿时而相互呼唤。
年幼的孩子骑在小牛背上入睡,梦中迎接早晨喜悦。
农夫选择他的劳作,暂时离去带上他的陶壶。
年迈的妻子监督着年轻的妇人,挑选茧丝停下纺织。
轻柔的雨水日复一日地洒落,庄稼苗儿都怀揣着生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农家场景,展现了农民的田园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的依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农田的热爱和喜悦。

诗中描述了溪流浸透茅屋,展示了农家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溪水流经茅屋,给人以清凉和亲近自然的感觉。短檐上挂着犁和锄,象征着农民的劳作和耕种。

诗中提到柔和的桑树投下午后的阴影,幽静的鸟儿时而相互呼唤。这里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宁静,农家的生活与自然的交融。午后的阴影给人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感觉,幽静的鸟儿的呼唤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诗中还描绘了稚子骑在小牛背上入睡,梦中迎接早晨的喜悦。这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快乐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农家的幸福与希望。

稼翁选择了他的劳作,暂时离开带上他的陶壶,老妻子监督年轻的妇人,挑选茧丝停下纺织。这里展现了农家的分工和劳动的安排,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团结,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轻柔的雨水日复一日地洒落,群苗怀揣着生机作为结尾。诗人通过描绘雨水的细腻与庄稼苗儿的生机勃发,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田园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农家的宁静与快乐,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真实,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宁静、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农家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依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受到农民的勤劳、家庭的和谐与温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