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事谁料得

出自宋代苏轼的《夜泛西湖五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cháo rén shì shuí liào d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

《夜泛西湖五绝》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三更时分,明月正缓缓西垂,
正要落下却停留在空中,景象异常奇特。
明天的人们能预料得到吗?
看到苍龙西湖消失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西湖泛舟的情景,并带有一些隐喻意味。诗人苏轼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三更向阑月渐垂"描绘了夜晚的时刻,明月已经开始缓缓西斜。"欲落未落景特奇"则表达了月亮在落下之前突然停留的奇特景象,暗喻了人生中不确定的变化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性。

接下来的两句"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则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无法预测和事物的消逝。"明朝人事"指的是明天的事情,"谁料得"意味着无法预见。"苍龙西没"则是指西湖的景色逐渐消失,暗喻人事消逝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西湖景色的描绘,折射出人事无常、时光流转的主题。苏轼以简洁的词语和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未来的思考。这首诗寓意深远,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特质,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同时,苏轼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宁静、寂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